自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開展以來,韶關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的決策部署,精心組織實施,狠抓工作落實,全市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。通過縣、市、省三級分級考核並經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認,市級及10個縣(市、區)、310個重點貧困村(幫扶單位)2013年度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考核成績均為優秀,實現了各級、各幫扶類型單位年度考核全面創優。
  根據省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安排,韶關市新豐縣、樂昌市、南雄市、乳源瑤族自治縣等4個縣(市)為重點縣(市);全市有重點幫扶村310個、貧困戶21366戶(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19009戶、75667人),其中省直和中直駐粵單位幫扶45個村、東莞市幫扶80個村、韶關本市各級幫扶185個村。
  至目前,韶關全市310個重點幫扶村共落實幫扶資金9.27億元,平均每村299萬元,有71個村的幫扶資金超過400萬元。
  啟動幫扶項目6884個,完成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建任務4034戶,完成“兩不具備”村莊搬遷32個;重點幫扶村低保納保率、“五保”納保率、貧困戶養老保險參保率、貧困戶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100%。
  全市310個重點幫扶村農民人均純收入7144元,其中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5056元,分別比幫扶前增長32.3%和70.2%;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4.09萬元,其中超過5萬元的有84個村,占重點幫扶村總數的27.1%。
  韶關地處粵北山區,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,區域之間差距大,貧困的點多、線長、面廣。韶關市委書記鄭振濤反覆強調,韶關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,並提出要重點做好長效機制進村、造血功能進村、“雪中送炭”進村、脫貧志向進村和優良作風進村“五個進村”工作。
  誠然,做好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,事關同步小康大局。韶關將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上升到發展戰略的層面,堅持“三個結合”,實行戰略推動:一是將扶貧開發與振興粵東西北戰略緊密結合起來,在省委、省政府《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決定》的重大機遇下,韶關對扶貧工作實行頂層設計,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部署、高位推進,市、縣(市、區)分別制定了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實施方案,出台了資金管理、產業幫扶等一系列配套文件,實施“一票否決制”,全面落實了黨政“一把手”負責制和幫扶單位主要領導負總責制度,做到一級抓一級,層層抓落實;二是將扶貧開發與縣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,根據韶關市各縣(市、區)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實際,認真把握扶貧開發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,以扶貧攻堅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;三是將扶貧開發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,對“兩不具備”村莊進行整體搬遷、對舊村莊進行改造,使搬遷戶和村莊改造戶群眾享受城鎮的基本公共服務,並結合農村低收入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,對有條件的,按新農村建設要求進行統一規劃,實行整村推進。
  頂層設計盡可“高屋建瓴”,但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的應有之義仍是“真扶貧、扶真貧”。因此,韶關堅持“三個精準”:精準定位重點區域,把“農業弱縣、工業小縣、財政窮縣”仍然突出的新豐縣、樂昌市、南雄市、乳源瑤族自治縣等4個縣(市)作為重點扶持區域;精準確定貧困對象,做好貧困人口識別和建檔立卡,通過進村入戶反覆調查核實、層層把關核准,把邊遠地區、廣大山區、民族地區為主的310個相對貧困村及面上34990戶相對貧困戶作為重點幫扶對象:精準導制,緊緊抓住夯實產業扶貧和農民增收這一造血基礎,選準扶貧措施和突破口,實行“一村一策”“一戶一法”,分類指導,梯次推進。
  如今,韶關扶貧開發在發展產業上,形成了山區以高山蔬菜和林下經濟為主,平原區以近郊規模化種養為主,丘陵區以特色水果為主的格局,這也折射出韶關堅持產業扶貧的現實抓手。筆者瞭解到,韶關堅持“三個著力”,確保扶貧成效——
  一是著力扶持產業發展。韶關抓住“產業發展”這一“牛鼻子”,把扶貧產業落實到產業園區、產業基地、龍頭企業、專業合作社、市場,增強發展內生動力。通過“龍頭企業+基地+農戶”“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基地+農戶”等形式,培育富民產業,帶動貧困戶增收,逐步形成穩定的收入來源。2013年,全市縣級以上農村龍頭企業110家,帶動貧困戶3.11萬,重點幫扶村全部成立專業合作社並正常運作,涌現了一大批“蔬菜村”“馬蹄村”“枇杷村”“蜜桃村”“茶葉村”“蠶桑村”等專業村。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貧困戶達到60%以上。
  二是著力扶持基礎設施。推動基礎設施向面上覆蓋,向基層延伸,有效解決出行難、飲水難、用電難、通訊難等問題,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產生活生態環境。韶關對重點幫扶村村道建設、飲水工程等實行優先立項,行業資金給予重點傾斜。目前,所有貧困村都實現了通路、通水、通電、通訊等全覆蓋並日益完善,完成村道水泥硬底化233.47公里,完成了飲水工程117宗。
  三是著力扶持民生改善。韶關始終堅持把“安居”作為政府的實事工程、民心工程,努力讓貧困戶住得起房子、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。2013年,韶關市財政在全面配套落實農村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資金的同時,追加整村推進等資金390萬元,整合社會資金3.29億元。韶關從貧困戶富餘勞力就業入手,認真解決“人往哪裡去、錢從哪裡來”的問題,授之以魚與教之以漁並舉。2013年,310個重點幫扶村培訓轉移就業人數達72497人,占勞力總數的26.8%;通過落實助學扶貧等一系列措施,確保每一個貧困戶子女不因貧困輟學;在310個重點幫扶村中全面推進文體項目建設,目前已有200個村建有村文化中心(文化室)和體育休閑場所;貧困村低保參保率、“五保”參保率、醫療保險參保率、養老保險參保率等全部達到100%。
  韶關市委書記鄭振濤強調,韶關要出色完成新一輪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任務,找準發展的方法,激發出內生動力,關鍵的一招是扎實抓好項目落實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韶關將強化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行動”的責任,真抓實幹,發揮表率作用;督促駐村幹部真正撲下身子,幫助被幫扶村辦實事、解難題、求發展。強化資金監管機制,確保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專款專用,發揮最大效益。強化各級、各幫扶單位的協調與配合,完善市、縣與省直幫扶單位、東莞市定期聯席會議制度,進一步加強韶莞兩市對口幫扶工作機制,形成省、東莞、市、縣、鎮、村六方聯動,合力推進扶貧開發“雙到”工作的格局。
  撰文:谷立輝 範琛 劉志強  (原標題:韶關:找準發展方法 激發內生動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53oknht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